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注重分析和總結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對自我革命的研究和把握,是貫穿全會決議的一個重要內容,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、全面領會。黨史學習教育是我們黨和人民回望過往奮斗路,眺望前方奮進路的重要手段。改革的洪流加速了經濟的騰飛,累累碩果無疑為社會的穩(wěn)步前行注入了一劑“強心劑”,然而欣喜之余我們也注意到一切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美好:忘記百年初心,不重視黨史學習的干部越來越多。因此,深化黨史學習,汲取前進力量,成為廣大基層干部當務之急。
學黨史汲取力量,為矢志踐行初心使命架設了“便利的橋梁”。踐行初心使命,就是要牢記我們黨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。將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牢記我們黨是來自于民、根植于民的,要密切聯系群眾。心理學領域的木桶法則告訴我們,事物發(fā)展的關鍵因素,取決于最薄弱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狠抓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,補齊短板尤為重要。因此我們要學習黨史,并從中汲取前進力量才能拋開絆腳石,矢志踐行初心使命。
學黨史汲取力量,為篳路藍縷重基業(yè)安上了“加速的按鈕”。中國共產黨的發(fā)展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奮斗和艱苦拼搏。“潮平岸闊催人進,風正揚帆正當時”,中國奠基立業(yè)是一部奮斗史。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,要帶幾十萬受災群眾擺脫內澇、風沙,鹽堿三害,為此他與家人鮮有團聚,最終成功繪別“三害”分布圖。我們不能坐而論道、紙上談兵,而是要起而行之,只有深入學習黨史,汲取前進力量,才能為建功立業(yè)做好準備。才能答好時代的新答卷。
學黨史汲取力量,為創(chuàng)造輝煌開辟未來插上“騰飛的翅膀”。“以史為鑒,可知得失”。要深入學習黨的歷史,從中汲取前進力量,才能更好的開辟未來。從陳望堅定信念譯《共產黨宣言》到焦裕祿舍生忘死治三害,從問絕壁要天路的毛相林,到把青春定格在脫貧攻堅路上的黃文秀。一個個閃光的例子,如同一個個高舉的火柜,照亮了努力前行的路,詮釋了學習黨史的意義,他們的優(yōu)秀品質,源于從鏡史中汲取了前進的力量。因此,只有認真深入學習黨史,從中汲取力量,才能更好開辟未來。
一百年風雨兼程,一百年同舟共濟,一百年砥礪前行,我們在汲取前進力量的同時,還要講好學習黨史的中國故事,只有矢志踐行初心使命,才能書寫濃墨重彩時代故事;只有篳路藍縷奠基立業(yè),才能交出不負人民的時代答卷;只有創(chuàng)造輝煌開辟未來,才能成就流傳后世的時代偉業(yè)。(余逸然)